想要找到自己、必須先找到上帝

刊登在 耕心週刊2016年10月16日 第1050期




  • 20165   堅信禮
想要找到自己、必須先找到上帝
漂泊的起伏
我是第三代基督徒,在教會中長大,傻傻的被愛著,對於這份信仰沒有太深刻的感受,許多聖經故事、耶穌的神蹟與上帝的愛都是客觀事實的認識,沒有真的用心體會過,只覺得這個環境中有很好的長輩同儕,有很好的價值教育,是一個跟外面的人有不同氛圍的社交生活圈。

一直到上了大學,對於自己的信仰產生了一些質疑、家裡的經濟變故、還有大學離巢的新鮮感,各種因素的累加讓我投入了對於屬世價值的追求。遠離信仰,遠離團契生活超過十年的時間。這段時間,甚至曾經對於信仰頗為排斥。也樂得用工作時間不便為由,理所當然地不聚會、不禮拜了。

我過著疲於奔命的忙碌生活:追求財務的安全感、周旋在外人的眼光中,試圖面面俱到,卻慢慢地忘記自己原始的樣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與渴望。久而久之,成了四處亂跳的陀螺,找不到穩定旋轉的重心。慢慢的,原本運行順利的一切開始出現變動:工作的瓶頸、友誼的變調、信賴關係的崩解還有一種賺著錢卻賺不到安全感的茫然讓我深刻覺醒:我的生活需要改變!

找尋之路
對!我需要改變!所以,我就回教會了嗎?

當然沒有!當時的我想到的改變是讀研究所深造:不僅學識上需要充電、人際上需要抽離、身體上需要休息、心理上也需要重新整理。但是不管是上台北念書或是出國念書,都會面對同樣的窘境:去念書不但會少賺錢,還會花錢,這對於家裡的經濟狀況會很大的衝擊。所幸,家人不但支持,而且也共同找到了應變之道。於是,我順利地出了國、唸完書,才又在留學期間透過倫敦光鹽團契重溫了教會生活的溫暖,也才正視了自己身上長期以來所蒙受的恩典與神蹟。

從決定出國到實際出了國,這一路走來的恩典實在是太多、太大了。不管是家人精神上的支持,或是實際執行面上一步步的成全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負債又沒有存款的家庭,哪裡來的膽量、信心以及資源,幫我完成這樣的夢想?獨居刻苦的海外生活,哪裡來的巧妙機緣讓我他鄉遇故知來帶我回教會?對信仰有質疑、對宗教活動有抗性的人又怎麼反而在獨處的日子裡重新發現自己對這心靈力量的渴慕。恩典用回顧總是格外清晰,這環環相扣的精巧安排,說是單純的幸運或是巧合都無法讓我信服。

於是回國後,我興起了想要回到小組的念頭,也自發性的想要回到教會,但補習班的工作時間是個相當大的阻礙。周末是工作的熱門時段,如果要穩定的聚會禮拜,這意味著我必須要有所捨棄對雇主而言,我的排班配合度也會變低。以客觀原則評估,對於收入與職涯發展都是有高風險的。但是,工作機運陸續出現的契機與無縫接軌,卻奇妙無比。錢不夠用的時候,突然就有隨行口譯的案子找上門來。課很少的時候,就有學長跟我請求支援。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上帝的恩典夠我用,他總是會給我給得剛剛好,不致缺乏。而班表也在沒有太多陣痛、不須太費力爭取的情況下,很自然地發展成了我想要的樣子。
我還沒回到教會,祂 已經幫我鋪路,成全了我的出國深造。
我還沒學會禱告,祂 已經知道我需要甚麼,促成了我的心靈探索。
我還沒學會交託,祂 已經用的奇妙作為給足了我安全感。


源源不斷的祝福
回到教會之後,有很多的進修與學習。重新複習基督徒的價值,重新認識這個從小陪我到大的上帝,也看到自己很多的改變。這些改變恐怕不是一篇見證就能說得完的。我 祂擺第一位,其他面向就陸續歸位,步上了軌道。生命排序改變過程中的陣痛與調適都一再看見源源不斷的祝福,以及以前未曾有過的信心與平安。

信仰裝備的過程中,心理的混亂獲得梳理與沉澱。回顧許多人生的失落也多了幾分明白與坦然。也對於自己之前的困境多了幾分察覺。過分的追求情理並重、面面俱到,讓我總在討好他人的過程中心力交瘁。吃力不討好不說、還常啞巴吃黃蓮,總有「為誰辛苦、為誰忙」的委屈。對於不周全之處過分自責,或是為了周全過分委屈,導致長期的沒有善待自己。疲於奔命以及無法捨棄任何一方正是起源於我沒有一個堅定穩固的核心。我若想要找回我自己,勢必要釐清我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而要能堅守本心,也必須要對於那個核心有更多的信心。這趟察之旅,讓我意識到:生命的核心就是上帝。討好不了所有人,或是討好誰都不太對的時候,就討好上帝就好了。只要心裡對於事情的正確性感到無比的踏實,我就能在無法討好所有人的時候感到一種釋然。有了上帝的教導作為我的核心,我終於學會過濾周遭的雜音,知道哪些話該惦在心裡做為參考反省,哪些話可以不要往心裡去。抓到核心之後長出來的生活樣貌都讓我更加認識並且喜歡自己。想要找到自己、必須先找到上帝。


Comments

  1. This is a really touching testimony. I'm also a Christian and I read your introduction about UCL since last year. I think it's helpful and I am considering to study TESOL in IOE. I find this today because I want to read information about UCL again. I am surprised but I think it's really great.

    ReplyDelete
    Replies
    1. If you DO go to UCL and live near school, make sure you pay a visit at LUMEN Church, 倫敦光鹽團契 will give you a warm welcome and provide plenty of assistance. (You can find them by clicking on the hyper link on the post or find their facebook group)

      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