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Actual Pack List

我的打包清單,請參考這裡(連結2014取消),是超級輕量版。網路上有個完整版。我找到再放上來。
我的打包步驟,請參考下方:


My Steps      

1.先列出『我認為在當地會需要的東西清單』

2.再分別篩選出

  『當地買or徵求即可的』..............鍋碗瓢盆,餐廚具,小家電,文具。
  『笨重 體積龐大的』      ..............考慮捨棄不帶 或用真的很需要的話用寄的。
  『強烈依賴Can't live without的』...個人習慣的藥品 保養彩妝品 電腦等。
  『當地罕見或昂貴的』.................拋棄式隱形眼鏡,藥水,亞洲尺寸的內衣等。


至於其他,以下幾點提供參考(以下心得,彙整自旅英歸國的友人們)

3.衣物簡單夠用就好:
   如果你是愛漂亮重視打扮的人,真得不要大費週章的把你的寶貝都搬過去。
   尤其如果你是關心時尚的人,到了當地耳濡目染不到一個月,
   你就會想要撤換你的entire wardrobe了!
 
   如果你是重視實用性的人,台灣的衣服其實不見得適合當地的氣候型態。
   前人也有不少,帶了保暖的冬衣卻發現不夠保暖,
   或是因為有空調的關係有些衣服太暖,穿不住。謹記『洋蔥式穿著法則』

   覺得精簡的帶個可以應付前兩三週的衣物就夠了。

4.鞋子一兩雙好穿好走即可。
   倫敦通勤族多,鞋子不好根本穿不住阿,
   運動運品鞋類價格比台灣略貴,可自行評估。
   至於非運動的鞋類:休閒鞋~皮鞋~等,要買到好看又好穿的鞋比在台灣容易得多了!很多人都去當地買靴子、雨鞋買得很開心溜。

5.藥品:
   除了個人強烈依賴必備的藥品(或品牌),很多東西真的可以那邊買。
   根據前人的說法,健康食品,頭痛藥,胃藥...這種很通泛的東西,
   當地選項都比我們還有效,甚至還更便宜
   台灣很多健康食品價格都被哄抬得超誇張呀~
 
   眼精 眼鏡的周邊用品就真的需要多帶了,因為這類物品在英國相當貴。

6.食品:
   其實,沒有什麼東西無可取代啦!
   之前聽網友說還海運 米 醬油 醋 這種民生物資,
   運費貴鬆鬆不說,也失去了認識新東西的機會。
 
  日本超市 韓國超市 中國城 都有不少好物,
  真的還念家鄉味的話也還有台沛可以解解鄉愁。灣味宅到你家。
  雖然你會覺得比家鄉貴了不少,但也比你自己郵寄或海運便宜了啦~~~



我承認,看過《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後,我真的變得很瀟灑。
身邊只留絕對必要怦然心動的物品。
簡化周遭的事物,減少對物品的執念,真的讓人心理很放鬆,
也很輕易的撥開五里霧,看見自己真正的需求。




後記:
這完全是題外話,但是
如果你的行李一直呈現爆炸狀讓你苦惱不堪,
明明已經超重也沒空間了,卻還是擔心少帶了什麼而焦慮不已......

這光景讓我想起之前讀過的這篇文


(文章擷取)
把一生都扛出門,反映不安全感......
包包的重量同時反應了心理壓力。香港大學研究發現,購物袋愈大愈重的人,愈是說話急躁、明顯表示焦慮及壓力狀況。
包包太重、太大,也反映了內在的不安全感。譬如擔心下雨而多帶把傘;隨身帶著手電筒、防蚊液、集點卡、折價券……,揹了一大堆「可能會用到的東西在身上」,徒增重量。
曾任美國西點軍校心理學教授、現任中央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的陳永儀認為,適度的防患未然是好的,但是想把需要用的東西每一樣隨身帶著,「非這樣不可」的堅持,也意味著缺乏彈性和抗壓性,無法隨機應變,很容易焦慮,產生更大壓力。



一起以『輕盈的心靈』與『輕盈的行李』為目標,加油吧!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