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打包 Guideline


我是立志要Travel Lightly的人,所以我列好了我的打包準則,
如果有人也在煩惱packing可以列入參考:

1.買起來價錢差不多的東西,不帶。
我去英國的IKEA官網, Argos比了價,應該算是當地物價相當清楚的指標。



Note to Self:
如果是現成就在手邊的還可以考慮,
我絕對不要為了出國特意去添購新的東西,再大費周章的背過去,才發現買起來根本差不多。

2.Heavy & Bulky的東西,不帶。
是的,只有2~30kg,過重的東西根本就是浪費我的Quota,
出了機場之後也只有兩隻手可以拖行李,
過重被罰的罰金,還我拖著行李的勞力都是成本阿~
有些東西寧可到了當地再買。

3.畢業生固定出清的東西,不帶。
學長姊出清品,可以在Hello UK 還有PTT的AdvEduUK版上經常看見,或是偶爾London版上也有相關消息。
出清率高的生活小家電(如 吹風機,電鍋),3C用品(印表機,事務機),腳踏車,生活用品(鍋碗瓢盆,水壺,立鏡),文具用品(二手教科書,資料夾,基本文具)...etc.可以自己先做做功課,看看哪些東西出清頻率高,到了當地再徵求即可。

4.May or may not need的東西,不帶。
無法一一列舉。

只能說,我當了一輩子未雨稠繆,有備無患的人。凡是都要規劃詳實做好萬全的準備。我就是那種小時候出去遠足包包裡面會有First Aid Kit的人。經常狠費心的準備,可能還為了某活動特意添購品項,照著學校或旅行社的建議打包清單打包,結果『重魁魁(台語)』的背了一堆整趟旅程根本就連開都沒開的東西。

這樣的經驗累積到現在,我終於覺悟了:
The time, money and effort devoted to prevent an incident that may or may not happen can impose great burden on your life.
所以,我現在抱持著謹慎行事,問題遇到了再去解決問題就好的心態。

要學會評估這樣的防範未然是否合乎效益。因為說實在,我們想得到的問題通常都很小,大問題通常都會出乎我們的意料。所以,知道自己遇到事情如何求助,如何冷靜應對是相對重要的。Preparing our mind and attitude to confront problems is more useful than preparing stuffs that we may or may not need.

其實,30kg是個很好的考驗,可以從中學習如何篩選身邊的物品,精簡自己的生活,留住indispensable的東西,學會放手。




我預計搭國泰航空,托運行李限重30kg.手提行李7kg
目前我的Packing List先筆記在這裡。






Comments

Popular Posts